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
一、教学重点:
1、通过欣赏歌曲《孤独的牧羊人》,感受乐曲诙谐、轻快、活泼、生动的情绪。
2、通过为歌曲创设情景,表现童话般的意境,初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想象和表演能力。
3、体验美国乡村歌曲的唱法,了解音乐剧的知识。
二、教学难点:
可以用肢体语言表现出歌曲不同的情绪。
三、教具准备:磁带CD PPT
四、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a、听《do re mi》踏步拍手进教室。
b、练声曲:《do re mi》
师:同学们,do re mi fa sol la si是我们的音乐小伙伴,一起来唱一唱“do re mi”,你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音符,一起唱起来吧!
(学生演唱《do re mi 》)
2、欣赏《孤独的牧羊人》
a、导入:
师:真棒!哪个同学知道这首歌曲是哪部电影的插曲呢?
生:《音乐之声》。
师:对!它是一部非常著名的美国电影,由同名音乐剧改编,曾一举荣获第3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音响等五项大奖!那它究竟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生:家庭教师和七个孩子的故事……
师:说的很好!这是一个发生在奥地利的真实故事,善良美丽的见习修女玛丽亚,来到退役海军军官特拉普上校家担任家庭女教师,她通过音乐及生动的教育方法,对7个调皮的孩子进行启发及熏陶,终于使七个孩子对她产生深厚的感情,同时也赢得了特拉普上校的爱情。刚才同学们所听到的这首《哆来咪》就是这名女教师与那7个孩子所演唱的。
2、初听:
师:很好!那就一起来欣赏这首《孤独的'牧羊人》,边听边想想,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生:诙谐,幽默,欢快。
师:真好!那在影片中,它描写的是什么故事呢?
生:玛利亚和孩子们一起在做木偶戏表演。
1、复听:
2、师:真聪明!那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段精彩的表演吧!
再想想歌曲中最吸引你的是哪几句?
观看影片中木偶戏的片断
生:“来咿噢嘟......”一会儿高音,一会儿低音。
师:你可以简单的模仿一下吗?
(学生模仿真假声的交替唱)
师:非常好!那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学生拍手唱衬词)
师:好极了!其实这是一种叫作“蓝色约德尔”(yodel)的乡村歌曲唱法。
它的特点是真声、假声不断的交替,一会儿高八度,一会儿低八度,形成了一个奇特的音响效果,让人觉得特别有趣。
我提议我们一起来为这段木偶戏配音,唱一唱这几句,好不好?
生:好!
一边观看木偶戏,一边唱一唱最有趣的几句。
4、学习歌词:
师:那木偶戏究竟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为什么叫他孤独的牧羊人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朗读PPT第一段歌词)
生:只有他一个人在唱歌。
师:恩,那后来呢?他的心情有没有发生变化?
(朗读PPT第二段歌词)
生:欢快!不孤独了,因为有许多的人都在听他唱歌了。
师:很好!让我们再看下去。
(朗读PPT第三段歌词)
5、了解歌曲旋律:
师:我们也来做一回快乐的牧羊人吧。一起来唱一唱歌曲的第一段。
学唱歌曲的第一段。
6、再听《孤独的牧羊人》表演全曲
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示不同的段落,听听看全曲主歌部分一共有几段?
三、小结,下课。
师:同学们,我们的音乐之旅就快接近尾声了。在今天的旅途中,你们学到了哪些本领呢?
生:了解了音乐剧……
师:修女玛丽亚用音乐唤起了孩子们的创造力以及对生活、大自然的热爱。如果你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那么你一定能成为一个最快乐的人!
让我们唱着《do re mi》结束今天的音乐之旅。
(唱着《do re mi》,离开教室)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
教材分析:
歌曲《摇啊摇》这是一首流传于上海地区的民间童谣。6/8拍,D宫调式。全曲平稳优美,有韵律感和动感,词曲结合朗朗上口。具有摇篮曲的特点。第一乐句前两小节旋律相同,音调的起伏富有荡漾的小船或睡在摇篮中小宝宝的情境。第3小节的四度跳进,在情绪上出现了一个小高潮,从而把喜悦的心情释放出来。
第二乐句在前句和后句中曲调和节奏运用了宽与紧缩的变化,五度和七度的音程大跳,展现了宝宝和外婆之间的亲热情景。歌曲的末句采用了换尾重复,使歌曲前后呼应,旋律趋于平静,表现了宝宝沉浸在甜美的睡梦之中。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太过单纯,对于很多感情的东西理解不透,本节课的主题思路要慢慢引导学生,用肢体和语言感染学生才能更好的投入到此情景中去。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摇啊摇》,让学生体会歌曲抒情、活泼的音乐情绪,表达出对生活的回忆与热爱。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过程与方法——通过节奏游戏、肢体律动和方言改编,使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能够感受到6/8拍的强弱感,认识反复记号。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体验歌曲中所表达的真挚情感,认识反复记号。
难点:感受三拍子及六拍子音乐韵律。
教法:听唱法、练习法、启发引导式、合作式
教具: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课前打出课件,播放歌曲《摇啊摇》。学生伴着音乐进课堂,准备上课!
一、导入:谈话
师:欢迎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走进今天的音乐40分,我们今天的音乐旅程是——学唱刚刚我们听到的这首歌曲《摇啊摇》。
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唱这首不一样的《摇啊摇》。
设计意图:直入主题,让学生直接感受歌曲的韵律。
二、第一乐句——节拍练习。
(一)1、(出示幻灯片2)师:同学们请看这里,这是《摇啊摇》的一部分歌词,歌词的`下面是我给写的节拍,同学们能不能试着和我一起拍一下呢?
生:好?
师:我先给大家师范一下。好吗?
生:好?
师:首先呢,请同学们先围坐成一个圆圈。然后伸出你们的左手,固定住别动?
师:左的地方,拍自己的左手;右的地方,拍你右边朋友的手。1、2、3,左右右,1、2、3,左右右?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试一下好吧?
生:好?(跟着老师一起拍)
2、师:同学们拍的太棒了,下面我们一起拍着节拍,试着读一下歌词?
3、师:你们太厉害了,那接下来你们打拍子,老师给你们唱一下好吗?生:好?
(二)1、(出示幻灯片3)师:同学们,你们看这里,和刚才我们打的节拍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拍手的方向变了?
师:恩,很对!那么老师来给你们演示一下新的节拍怎么打。你们也可以跟着老师一起来?
2、师:拍,拍自己的左手;左,拍左边朋友的手;右,拍右边朋友的手。我们大家一起来试一下,放慢速度!
生:一起跟着嗨起来
师:你们太有才了,这都难不倒你们。那好吧,现在我们和刚才一样,拍着拍子,一起读一遍歌词。
生:好?
3、师:同学们,我们刚刚打的1、2、3其实是3拍子的特点。3拍子的歌曲第一拍是强拍,就是是我们拍第一下的时候要略微重一点,打出来的感觉是——强弱弱。
但是这首《摇啊摇》是6拍子的歌曲,也就是说,每一小节里面要打2个3拍子,也就是2个1、2、3。但是第2个123的第一拍,要比前面的轻一点,打出来的感觉是——强弱弱。次强弱弱。
师:同学们请看这里,每一个“拍”的地方,都要比其他地方强,但是每一小节第一个放大的“拍”,都是比后面的要重一些的。老师给你们示范一下!
师: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4、师:你们个个都很牛啊,这么快就会了。下面我们一起打拍子,跟着老师唱一下可以吗?
生:可以?
师:好,那就给我个位子吧?
设计意图:通过节拍联系,让学生感受3拍子、6拍子的感觉,同时本环节后,歌曲前部分学生都能会唱了。
三、第二乐句——反复记号。
师:你们太棒了吧,唱的那么好啊!那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下《摇啊摇》完整的歌曲。(出示幻灯片4)
师:同学们在听的同时,看着谱子,你听完后能发现什么吗?(如果没有发现反复的,就再听一遍,同时引导)。
师:很好,最后一行,也就是这首歌的第二乐句,唱了2遍。那为什么只有这个地方唱2遍,你们知道吗?
生:不知道。
师:那老师来告诉你们!(出示幻灯片5)这个符号叫做“反复记号”,在该记号内的部分反复演唱或演奏一次。就比如这首《摇啊摇》的第二部分,就是在这个叫“反复记号”里的,所以我们再唱这里的时候,要反复一遍,也就是唱2遍。(弹唱示范)现在知道为什么这个地方要唱2遍了吧?
生:知道了。
师:那我们唱一遍这个地方试一试?
生:好(钢琴伴奏)
师:太棒了,反复记号就是这个意思!那我们跟着伴奏,把整首歌完整唱一遍好吗?
生:好。(出示幻灯片6)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记号的认识,同时也完成把第二乐句学唱。
四、拓展。
1、师:既然同学们都唱的那么好了,那我们要不要增加点难度呢?
生:好/啊?
师:你们有没有信心克服接下来的困难?
生:有。
师:好,老师相信你们在困难面前是最棒的!请看?(出示幻灯片7)老师在原有的歌词下面,又添加了一行歌词,你们自己能不能把他唱下来?生:
师:我们先一起读一遍歌词?
2、师:老师现在给你们弹琴,我们一起唱一遍试试,有没有信息唱下来?生:有?(弹唱)
师:你们确实在困难面前是最棒的,因为这是一首上海童谣,你们刚刚唱的就是用的上海话!因为老师填的这些歌词,都是上面这写歌词用上海话的发音,老师用同音字给标出来的。也就是说,上海人用上海话唱《摇啊摇》,就是刚才你们唱的那样的发音!现在我们一起来用普通话和上海方言分别唱一遍好不好?
师:现在请同学们全体起立,手拉着手,让我们跟随者音乐一起唱、一起摇吧?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体会上海方言唱上海童谣的感觉,同时也是对本节课所学唱的《摇啊摇》的一个巩固。
五、结束。
在音乐结尾声中,结束本节课?
师:同学们,今天开不开心?随着这时候音乐,我们这节课的旅程也就到此结束了!希望你们能每天都这么开开心心,健健康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再见吧?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视听结合法学习,能用高亢、嘹亮的声音演唱山歌《放牛山歌》。
2、要以自己参加劳动而获得丰收的喜悦心情来演唱曲调和歌词。
3、体验四川方言“哟啥、哟喂”、“哥儿啰喂”等衬词在歌曲中的运用,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
4、了解山歌的几种演唱形式。
5、对歌曲进行创编成旋律悠长,节奏自由的形式。
教学重点:
1、能用高亢、嘹亮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注意四川地方方言与语气的味道,掌握山歌的风格。
难点:
1、切分节奏和附点音符时值的把握
2、音乐创编活动。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用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导入山歌,让学生找出歌曲中歌词的特点。如歌词中的“罗儿、朗朗采光采、朗罗”等衬词。解释衬词的作用:它一般多用于山歌、小调、劳动号子中,用上衬词,可以抒发人的情绪、协调劳动时的节奏、烘托气氛。刚才这首《太阳出来喜洋洋》就是人们在砍柴时唱的山歌。人们一边劳动一边唱歌,心情是怎样的呢?(高兴的)对,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我们的手创造出来的。
下次的劳动课,我们可要积极的劳动,因为劳动让我们生活的环境更美好!
二、新课
1、初听、发声练习
2、打开畅言资源,初听《放牛山歌》旋律(伴奏)。生随老师律动。
师:那这些动作都是跟什么有关系啊?抽生答。
师:跟农村劳动有关系。虽然现在是冬天了,但是春天和现在不一样,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看春天的农村,好不好?
师一边讲解,一边粘贴一些图片(太阳、牧童、牛儿、花朵、青草)同学们看一看,多美啊!其实小牧童啊一边走一边唱着歌儿呢!你们听听是什么歌儿?
师弹琴唱:哥儿罗喂,哥儿罗喂。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唱。(半度上行、下行)师:(指黑板)春天的景色真是太美了,这让老师想起一首儿歌:太阳出来照北岩,赶着牛儿上山来,背上背个大背篼,又放牛儿又捡柴。太阳伯伯西山落,牛儿吃得肥又壮,背上背篼挑担柴赶着牛儿回村庄。同学们,其实沈老师念的这首儿歌和我们刚才的律动,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歌曲,名字叫做《放牛山歌》。师板书:放牛山歌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歌。
2、复听歌曲并认识四川盘子抽生说说歌曲与沈老师念的儿歌有什么区别。(有哟,啥什么的)师课件出示歌词(注:衬词,衬句用红颜色的字标出):这些红颜色的字就是刚上课时老师说的衬词、衬句。师用四川话唱一遍(畅言伴奏)提问:沈老师唱的和刚刚一体机上唱的有什么区别?生:不是普通话。师:说得真好。沈老师唱的是四川话。这是一首四川儿歌。它属于四川民歌中的一种,它的字句很精练,节奏很短小。这首歌当中有些字音有了变化,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解说村cen、啥sei、哥guo、岩ai这四个字在字音上的变化。师带生读)师:下面沈老师带同学们用四川话来读一读这首儿歌。师带生读整首儿歌师:其实四川的民族民间的音乐里更是丰富多彩。今天,王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种很民族民间的,
在四川曲艺里经常用到伴奏乐器,(出示四川盘子)这叫四川盘子。我们看一看,用两个指头夹住盘子的底部,小指翘起来。(师演示)
3师生一起手持盘子,敲打节奏读歌词。(一、二、三、四,太阳出来哟喂)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接龙游戏,看看是左边的三小组同学读得好,还是右边的三小组同学读得好。左边的同学读前半句,右边的读后半句(左边:太阳出来哟喂,右边:照北哟岩,左边:赶着那个牛儿啥,右边;上山来)
3、跟琴学唱歌曲学唱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点,在这个环节采用了:先念后唱,听唱结合,跟唱,对唱,一领众合等方法进行歌唱教学。
课件出示乐谱:
(1)跟节奏再念一遍歌词,想想小牧童都做了什么?这样容易记住歌词。
(2)跟老师的琴声轻声哼唱歌曲。提出要求:背挺直,脸上带着笑容。同学们的歌声让老师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
(3)教唱一遍,生再齐唱一遍。
对唱。师生对唱,男女生对唱。师:太阳出来了,山坡上长满了青草,牧童赶着他心爱的牛儿,你们说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啊?(高兴)那同学们得唱出这高兴的心情啊。好,下面请同学们用高兴的心情再对唱一遍。
三、创编活动同学们,下面老师想把这首歌唱给同学们听一听。不带伴奏的哦!请你们听一听,我唱的和同学们唱的有什么不同。师唱第一段(山歌风味)抽生说:前面慢,后面快。师:同学们说是不是啊。这首歌曲就是带了那么点儿山歌的味道,
山歌是人们在山野里劳动时歌唱的曲子,它的节奏很自由,旋律很悠长。又因为山歌是在户外演唱的,所以它的声音特点是很高亢的,很明亮的,只有这样,它的'声音才会在山间传得很远。下面,我们就把它改成山歌形式。老师就不伴奏了,看着老师的手。
师指挥,生唱(前四句即可)一遍。师:下面我呀把同学们分成两部分,假设这是山谷,左右两边都是两座大山。周末了,同学们作业都做完了,太阳出来了,山这边的小伙伴要找山那边的小伙伴一起放牛,怎么办?(喊)怎么喊?(如:哎,太阳出来啰,上山啰)左边的小伙伴一起喊(哎,太阳出来啰,上山啰)那山这边的小伙伴怎么办?(如:哦,来4啰)右边的小伙伴一起喊(哦,来啰)。师:在山上放完牛,捡好了柴,太阳也要下山了,孩子们是不是该赶着牛儿回家了。那你们说最后一句,孩子们的声音怎样啊?在强弱上有什么变化?(弱一点)那我们试一试。连唱三遍,声音音量越来越小。师:接下来,我们把刚刚喊小伙伴的,加上我们改编过的,加上结尾的一起完整的来一遍。
师:牧童越来越远了,回家了。今天我们学唱了放牛山歌,并且创造性的表演了歌曲。同时,咱们在一起充分的感受到了有四川风味的山歌韵味儿,其实在我们中国大家庭中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民歌,而且都很有特色,以后有机会老师再跟小朋友们一起来学学祖国各地的民歌!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了。
四、师生再见
教学反思:
《放牛山歌》是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放牧里的一首农村题材的歌曲。在教学中,我用《太阳出来喜洋洋》导入新课,知道衬词的作用,并进行劳动思想教育。再通过图片,让学生感受春天的农村美,提高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因为这是一首四川儿歌,所以在教学中,我先带同学们用四川话有节奏的朗读儿歌歌词,为后面的四川方言演唱歌曲做好铺垫,再用民族乐器四川盘子为歌曲伴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唱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点,在这个环节采用了:先念后唱,听唱结合,跟唱,对唱,一领众合等方法进行歌唱教学。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4
教学目标:
1、《捉迷藏》、《我们多么幸福》、《摇啊摇》、《小酒窝》等作品,有如四夫幅精致多彩的画面,它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从音乐声中感受并体验这种人间的真挚情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聆听《捉迷藏》时,边听边看图形谱,从中初步感受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进一步熟悉歌曲,通畅地唱好《摇啊摇》《小酒窝》曲调。有感情的背唱这两首歌曲,并进行即兴表演。
4、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教学重点、难点:
1、聆听、欣赏。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2、休止符、有感情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选用《苏珊娜》)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好朋友,它是谁呀?(小兔子出场)
生:兔子!兔:小朋友们你们好,我叫小兔!
师:小兔子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钢琴曲,名字叫《捉迷藏》。
兔:
小朋友们,这首钢琴曲是小兔子特别爱听得一首,音乐中有一段乐曲像我跑步一样轻快好听,你们能自己听一听,找一找吗?(这时候小乌龟,鸭子也纷纷出现了)
乌龟:还有我,还有我呢,音乐里面也有像我的爬行速度一样慢的音乐,你们也找找看呀!
鸭子:我走路一摇一晃,既不像小兔子跑得那样快,也不像乌龟爬得那样慢,我的速度说不好,反正你们帮我找一找,我还没有找到呢!
三、新授
1、聆听钢琴曲《捉迷藏》,请同学们根据三个小动物的话,来分乐段!听完,做简单分析,画书。
2、小游戏。聆听音乐学三种小动物走路的样子。(给学生走路空间)
3、分小组讨论,每组选出三个同学分角色扮演!
4、小兔子讲故事。让小兔子讲述她小的时候与外婆如何共度美好童年的?(创编一个小故事)
兔:现在回忆起最难忘的事情就是外婆哄我进入梦乡的那个好听的童谣!同学们想知道吗?”(小兔子朗诵一遍歌词)生:让学生打开书读一遍。(没有感情!)
兔:“不像不像,你们读的一点都不像我的外婆一样好听!外婆的声音很小。”
生:这个时候让学生再读,他们的声音一定按照小兔子的'要求,声音轻而弱。
兔:“不像不像,还是不像我的外婆,我的外婆读的速度没这么快。”
生:第二次的要求同学们还能更好做到。
兔:不像不像,还是不像我的外婆,我的外婆不但会读,还会唱呢,你们行吗?”
生:同学们听到这里他们憋足了劲异口同声地说:“行”。
5、学习歌曲,聆听几边。
6、学生小声跟唱。
7、音乐小知识——反复记号‖∶∶‖
四、创编活动——进行简单表演
小兔子:哎!现在我真得很想回到从前,躺在外婆的怀抱里好好睡上一觉。外婆总会用他那温柔的手抚摸我的头、身体还有小尾巴!可惜可惜啊,再也看不到了!同学们你们会哄我入睡吗?(这个时候全班同学那种迫不及待的手已经开始按照小兔子刚才的一番话模仿了。)同学们当然说没问题!于是,主题曲再次想起,学生们终于理解了这首歌曲,用缓慢的速度,温柔的声音,细致的表演完成了这首歌曲!
五、课堂小结
从音乐的体验中联想你的童年生活中最值得回忆的一幕,向大家说说。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5
教学目标:
1.让我们在有趣的音乐活动中和美妙的音乐声中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通过小组学习、自主学习学习,独立视唱识谱,用口风琴辅助提高学生的轮唱技能;
3、用平稳、悠长的气息从齐唱到轮唱,有力度对比的'优美地演唱。
教学重点:优美、有力度层次的演唱
教学难点:轮唱
教学过程:
一、弹唱问好,导入新课:
1、听音乐导入;
1)、听听音乐中手铃的节奏。用三角铁、响板伴奏适合用什么样的节奏?(黑板出示多声部节奏)
2)、用多声部节奏为歌曲伴奏。
3)、用歌声为歌曲伴奏。用100︱567︱100︱为歌曲伴奏
叮咚嘣嘣叮
2、图片欣赏,导入本课。你觉得黄昏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是《美丽的黄昏》,让我们来听听歌曲中的黄昏是什么样的。
二、学习歌曲:
1.聆听范唱。感受歌曲的情绪和意境。
2.自学旋律,练习视唱。(观察乐谱,旋律行进的主要方式——以级进为主,因此改变以往先学歌后视唱的学习方法,改为由同学们自主学习,独立完成视唱曲谱。)
3.跟同桌相互视唱,互相帮助。
4.请同学单独视唱,检验自学成果,解决难点。(四度音程的跳进)
5.全体随琴视唱。边唱边用手指在琴键上弹奏。
6.用口风琴视奏歌曲旋律。
7.在口风琴的伴奏下填词演唱。
三.轮唱训练。
1.再听音乐,跟听自己的声部,在心里随唱。
2.三听范唱,找出演唱与歌谱的不同。
3.学生歌声与琴声做二部轮唱。
4.生生轮唱清唱。(观察乐谱两个乐句之间的模进关系,力度应怎样处理;结尾的旋律下行,应怎样处理?)
5.随伴奏音乐轮唱。
6.随音乐有感情的轮唱,加入打击乐器、人声伴奏。
四.音乐创造:
你有没有什么办法改变这首歌曲的情绪呢?
(速度、节奏、连与跳、节拍等角度,对歌曲进行改编再创作。)
五、结束语:
同学们不同风味的“美丽黄昏”带给我无限惊喜,希望同学们能用音乐创造出更多的美丽风景,美妙心情。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6
教学内容:
唱歌《快乐宝贝》,并进行律动表演;活动:你唱歌我来和。
教学目标:
听赏歌曲《多来咪》,进一步巩固对音符doremi的识记,并在欢快的'歌声中进行律动表演。
教学过程:
一、跳房子游戏;
复习音符doremi
二、唱歌《快乐宝贝》,
1、初听歌曲录音,教师简介歌曲,引导学生读一读歌词。
2、听歌曲(教师演唱或录音)
3、师生共同演唱歌曲并自由表演
教师唱第一乐段,学生分为七组分别演唱doremifasollasi七个音。衔接处全体演唱。
三、音乐表演《快乐宝贝》
1、教师讲解《快乐宝贝》的故事情节
2、讨论表演《快乐宝贝》片特点,可以分为:歌唱组、表演组、伴奏组、制作头饰组等,由学生自由选择小组。
3、进行音乐表演
四、补充欣赏歌曲《孤独的牧羊人》《雪绒花》感受乐曲的情绪,了解演唱形式
五、活动:
你唱歌我来和。
六、自我评价:
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7
一、教学目标:
1、能从以钟声为主题的音乐作品中感受和体验中外不同风格的美妙的“钟声”音乐,唤起学生心底的遐想,使之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增强音乐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2、能用准确的节奏、正确的换气和自然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钟声叮叮当》,表现美妙的“钟声”音乐;并能运用图形谱认唱唱名识谱,唱准fa、si、do’(4、7、i)的音高。
3、在聆听乐曲的过程中能对音乐的主题曲调留有印象,用表演故事场景更好地聆听音乐,体会音乐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
1、感受和体验不同风格的“钟声”音乐。
2、演唱歌曲《钟声叮叮当》,用歌声表现、模拟钟声。
三、教学用具:
录音机、钢琴、教学光盘、多媒体课件、图形谱及碰钟、学生自己准备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听《美丽的黄昏》和着三拍子律动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学习歌曲,表现钟声。
1、学生讨论如何模仿钟声(用“叮”“当”来模仿)师出示柯尔文手势,生复习do――do'的音阶。
师:现在加上钟摆的叮当声来唱师范唱,生用叮当声唱音阶
2、复习高低声部的旋律
3、教师示范唱,手弹低声部,嘴唱高声部,请学生仔细聆听。
4、请问学生听到了几个声部,是怎么听出来的。
5、教师引导学生跟录音合作(或老师唱高声部)唱低声部,教师用手势引导学生唱低声部。
6、学生跟琴分声部合作唱。
7、艺术处理,速度、力度、音色、情绪加伴奏(碰铃和三角铁),再加身体模仿大钟摇摆的律动。
8、根据艺术处理完整演唱。
(三)、创设情景、感受钟声;聆听《维也纳的音乐钟》
你们唱得这么好,吸引来了真正的钟声。听,维也纳皇宫的`音乐钟想起来了,公主邀请我们到皇宫去为她的贵宾表演。
1、师讲组曲《哈里亚诺什》的故事。(多媒体出示欧洲教堂、王宫的图片)
2、初听乐曲引子
师:在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答。(听出钟摆的滴答声。‖:1525:‖)
3、学唱主题课件出示音乐主题曲调的图形谱(师弹琴,生唱,生手划旋律线唱一唱,生熟悉旋律)
4、分段聆听,结合音乐介绍演奏乐器。
5、表演主题
6、在教师的引导下分角色聆听整首曲子。请学生听出第一个主题出现了几次?
学生回答(4次)。
7、分角色完整地表演音乐。
(四)、师:
同学们,时间,象征着生命、生活,全世界的人们对此充满了希望,还有很多作曲家的音乐作品是描述钟声的。请同学们去收集吧,别忘了,下节课将搜集到的资料带来,大家一起分享。学生聆听《维也纳的钟声》出教室。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