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在学龄儿童中有着较高的发病率,该病在5〜14岁发病率最高,这与儿童进入集体生活环境后,第一次接触溶血性链球菌致肾炎菌株,又尚未产生特异性免疫有关,男女患儿的发病率之比是2:1。
一般来说,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夏季皮肤感染(如脓皮病)会诱发该病。因此,孩子出现皮肤感染后一定要彻底治疗。除了及时治疗皮肤感染、扁桃体炎等疾病来预防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生外,当孩子出现血尿、尿中泡沫多、少尿、多尿、眼睑水肿、全身水肿、头疼、头晕、腰痛、食欲差、贫血、乏力等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的日常护理对于患儿早日康复非常重要,如果不注意休息或者治疗不合理,很容易使病程延长,出现贫血、肾功能损害等情况,进而转化为慢性肾炎。
急性肾炎主要护理措施:建议在患儿起病1~2周内均卧床休息。因为卧床休息可以减少机体能量消耗,减轻心脏负担,改善肾脏血流量,有利于防止心功能不全和高血压脑病等并发症。一旦水肿消退,血压平稳,血尿消失,可允许患儿下床在室内活动或户外散步。本病早期因水肿明显,同时伴有氮质血症,饮食方面,家长应根据患儿病情适当调整。发病初期患儿水肿、血压高、尿少,应选择无盐、低盐饮食,为了调剂口味,可加一些无盐酱油;如水肿消退,可改为低盐饮食(一半是无盐菜,一半是正常咸味菜,两种合并在一起就是低盐菜了)。用碱做的发面馒头也属有盐食品,不要给患儿吃。有水肿、尿少时还应限制饮水量。尿少时,因身体内含氮的废物及钾不易排出体外,所以急性期要适当限制蛋白质和含钾食物,如橘子的含钾量较高,因此就不要吃或少吃。在尿量增加、水肿消退、血压正常后,可恢复正常饮食,应给予低盐和低蛋白饮食。
病后2〜3个月如病情恢复顺利,尿化验各项指标、红细胞沉降率(血沉)正常,可以上学,但要避免体育活动,一般病情稳定半年后,可恢复正常活动。